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薛晋锋
领域: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客户服务  企业文化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薛晋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02
  • 博客访问:207977

专家文章

献给高校直面就业压力的建议 2009-04-24

标签: 薛晋锋   教育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了我们新世纪面临的困难之一,每一年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大学毕业生该何去何从?大学教育该如何突围创新?
不知是哪位人物提出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口号,这句口号从表层上听起来很实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地调节了一小部分同学的就业心态。然而,我以为,这个口号的提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先就业、再择业”也可以比喻为“先结婚、再恋爱”、“先吃饭、再点菜”等等说法,越推理越觉得可怕、越思考越觉得荒唐。就像我的一位职业规划师朋友所说“你不可能先嫁遍天下男人,再从中找自己的如意郎君”,非常有理!事实上,“先就业、再择业”实属无耐之举!
信仰和工作的原因,我常常活跃在各大院校,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大学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在与众多的大学生交流之中,使我深深地了解了大学生和大学教育。
一个奇怪的现象一直困惑着我:80%的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好之习之、恶之远之。于是,我开始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状,归根结底是中国教育对职业规划的缺失。高中生在高考报名之前根本不知道高校专业的真正意义,就出现了报考志愿时的“父母包办式”和“望文生义式”两种。这还不算最坏,最离谱的是我们的教育在自我认知与探索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那么多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90%的企业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的需要严重脱节;80%的大学生不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有几个建议,权且作为参考:
一、就业要从大一抓起,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该由学校负责指导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大学四年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素质储备,毕业找工作时就不会那么仓促,不至于成为不了解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不至于成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就业心态的人才,不至于成为不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人才。当然,关于职业规划在全国众多高校的新闻中是有不少政绩的,我在这里的提及似乎有些多余。
 
二、就业指导人员需要专业化训练。
就业工作在大学算是鸡胁。我和不少市场型就业创业机构的专家和人员曾经多次讨论过就业指导工作的事情,不难发现,有一大批大学校园里的就业指导老师自己根本就没有找过工作、没有去过企业、甚至从幼儿园到博士从来还没有出过学校的围墙,能做好指导吗?我想就业指导人员需要深入市场、深入企业,去了解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将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标准报告学校高层,以作出培养人才方向的调整。
 
三、不可盲目鼓动大学生创业。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赢在中国》的火热折腾的全国上下的人们蠢蠢欲动,很多人没有了应有的职业素养和罗文精神,被激励的都不想在原单位好好干了,个个都把自己假设成了“马云”、“俞敏洪”、“史玉柱”。而在此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时刻,高校大打“创业牌”,把一个个可爱的尚未学会游泳的大学生推到了商海里,让他们拼命往灯塔的方向游。一个连就业能力都没有的人,直接去创业,不是找死吗?
 
四、建立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
老师好不好谁说了算?你一定会说是学生说了算,但是在哪个学校做到了?从“德”与“艺”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让好教师得到推崇、让大家向好教师靠拢。关于“德”,我想起了大师陶行知先生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关于“艺”,我一直奉行着“以学生喜欢听的方式、讲学生需要听的内容”。
 
我,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出于信仰和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文作为我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谢谢!

推荐
薛晋锋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5199)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